说起苏联解体这事儿,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上世纪末的一场大变局,俄罗斯一下子丢了不少地盘。
可你有没有琢磨过,为什么外高加索那三个国家——格鲁吉亚、亚美尼亚、阿塞拜疆,还有中亚五国——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,全都单飞了,俄罗斯却死死抓住外东北不放?
苏联版图的拼凑与解体的必然苏联这个庞然大物,从1922年成立开始,就不是铁板一块。它一开始只有四个加盟共和国:俄罗斯、乌克兰、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。
后来为了稳住内部矛盾,1936年又把外高加索联邦拆成三个共和国,中亚也陆续成立了几个加盟共和国,到1940年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和部分地区后,加盟共和国总数成了15个。
这些共和国大多是沙俄时代通过殖民吞并来的,民族成分复杂,文化差异大。俄罗斯人总想着恢复沙俄那2288万平方公里的老版图,可二战后苏联只拿到2240万平方公里,还少了芬兰那块。
展开剩余84%解体的时候,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职,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,苏联没了。15个加盟共和国各自独立,俄罗斯领土缩水500多万平方公里。
为什么这些边境共和国这么容易就走了?因为苏联宪法允许加盟共和国退出,而且这些地方从沙俄时代起就被强行并入,内部分离情绪一直强。
波罗的海三国在1940年被吞并前就独立过,对苏联统治不服气。乌克兰有自己的哥萨克文化,白俄罗斯受波兰影响深,摩尔多瓦本来跟罗马尼亚是一家。
外高加索三国呢,格鲁吉亚农业发达但工业落后,觉得单干能过更好日子;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文化跟俄罗斯格格不入,前者从奥斯曼土耳其分出来,有古老基督教传统,后者从伊朗分出来,习俗完全不同。
中亚五国虽然封闭,依赖苏联援助,但分家后俄罗斯自己日子都难过,没法继续补贴,干脆放手减轻负担。这些共和国处在边疆,有边界,人口过百万,主体民族占多数,符合苏联设立加盟共和国的条件。所以解体时,它们顺理成章独立。
俄罗斯当时内乱,自顾不暇,叶利钦忙着稳住权力,没精力强留。西方影响也大,这些国家看到西欧发展好,以为独立就能致富。结果呢?独立后冲突不断,但至少摆脱了苏联的控制。这就引出问题:外东北为什么没跟着走?它不也是沙俄吞并的殖民地吗?
外高加索与中亚独立外高加索三国为什么容易独立。苏联解体后,这三个国家迅速去俄罗斯化,限制俄语使用,重写历史,排挤境内俄罗斯人,还拒绝俄罗斯主导的安全体系。
格鲁吉亚亲西方,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平衡各方,但都想摆脱俄罗斯影子。因为它们有大量原住民,俄罗斯移民虽多,但没成主体。
沙俄时代,外高加索是从波斯和奥斯曼分出来的,民族根深蒂固。解体时,俄罗斯视这些地方为负担,经济危机下没法管。独立后,三国冲突频发,像纳戈尔诺-卡拉巴赫争端,但也借此拉拢外部势力。
中亚五国情况类似。它们是沙俄在1885年完全吞并的,文化跟俄罗斯天差地别,突厥语系为主。苏联时期依赖中央援助,铁路、资源全靠苏联体系。
独立后,虽然经济起步难,但主体民族想扬眉吐气。俄罗斯无力补贴,干脆同意分家。哈萨克斯坦有石油,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出口,其他国家开发天然气、水电。
这些国家去俄化,改用拉丁字母,教育体系变样。为什么俄罗斯不强留?因为中亚内陆,封闭,没西欧那种外部拉力,但俄罗斯自己穷,留着是包袱。
这些地方独立,俄罗斯损失大,但为什么不包括外东北?外东北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被沙俄拿走,面积40万平方公里,相当于10个台湾。按理说,它比中亚更有资格独立,因为吞并时间早。可俄罗斯就是不放。
原因得从人口说起。外东北原住民主要是中国人,但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,沙俄军队在黑龙江沿岸大肆屠戮华人,杀得差不多。从那以后,俄族移民大量涌入,现在俄族是主体,当地人自然更愿留在俄罗斯。
再者,外东北没成加盟共和国。1920年,为防协约国干预,苏俄建远东共和国,包括外东北,名义独立但受苏俄控制。1922年协约国撤后,并入苏俄,后来直属莫斯科,分成边疆区和自治州,没自治共和国地位。所以解体时,没法按加盟共和国程序独立。
紧握外东北的战略考量与人口现实外东北为什么这么特殊?除了人口和行政地位,还有战略价值。俄罗斯要想在东方有话语权,必须控制这里。海参崴是天然良港,冰期短,是太平洋舰队基地。
从这儿,俄罗斯能威慑日韩和中国,根据关系亲疏调整压力。没了外东北,俄罗斯在太平洋就剩鄂霍次克海沿岸和堪察加半岛,那地方荒凉,撑不起门面。苏联时代,外东北就是东方桥头堡,二战后更重要。
对比外高加索和中亚,外东北俄族占多数,原住民被清除干净,没分离基础。那些地方原住民多,民族情绪强。俄罗斯决策者知道,留住战略要地比强留不服气的边疆实用。
叶利钦时代,俄罗斯经济乱套,失业高企,车臣战争打得焦头烂额,没力气管远方。但外东北直属,人口忠诚,港口关键,就牢牢抓住。
普京上台后,继续强化远东开发,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开,投资基础设施。但人口外流严重,1991到2000年减少20%,年轻人去西部讨生活。
边境贸易跟中国波动大,但俄罗斯没松手念头。为什么?因为这是东方门户,军舰巡航,监视邻国。想想,如果俄罗斯丢了外东北,东方影响力归零。
解体遗产与俄罗斯的东方坚持解体后,外高加索三国平衡大国,格鲁吉亚亲西方,2008年俄格战争就是教训。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冲突不断,2020年纳卡大战,阿塞拜疆收复土地。
中亚五国能源合作,中国投资管道,但俄罗斯影响还在。这些国家独立,俄罗斯领土缩水,但外东北留住,成了东方战略支点。
叶利钦推动市场改革,但混乱多,工厂关门,工人失业。1994到1996年车臣战争打得惨,1999年又开战。他健康差,2007年去世。遗产是转型,但动荡痕迹深。俄罗斯继续控制外东北,开发论坛开,签约多。为什么坚持?因为这是大国实力的根基。
俄罗斯放弃外高加索和中亚,是因为民族矛盾深,经济负担重,宪法允许。而紧握外东北,是因为人口俄化,行政直属,战略关键。历史就这样,沙俄吞并留下的遗产,到解体时成了取舍标准。
发布于:河南省盛达优配-炒股票配资-配资股网-线下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