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点击右上角的“关注”按钮。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,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。
谈到世界上历史悠久的王室,英国王室无疑是其中之一。自1066年征服者威廉一世即位,建立诺曼王朝以来,至今已经有956年历史。英国王室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。
那么,中国历史上是否也有这样的王国能够延续如此长久呢?事实上,确实存在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900多年,比大周王朝的800年还要久远。这便是卫国。
展开剩余83%或许你会感到疑惑,卫国?这是什么地方?我从未听说过这个国家,难道是我在编造历史吗?其实并非如此。卫国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115年,直到公元前209年,卫国国君被废除为庶人,卫国的国运持续了907年,成为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。
卫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和鹤壁一带,这一地区在商朝时期一直是王都殷地的核心区域。商朝的盘庚迁都之后,卫国周围一直是商朝首都区域的农业重地,地势平坦、黄河两岸水源丰富、土壤肥沃,成为了商王朝最为重要的粮仓之一。
卫国的周边地理环境优越,水源充足,土地肥沃,周围是一片广袤的平原,正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。上古时期,五帝之一的颛顼帝也曾在卫国一带崭露头角。卫国位于重要的战略要地,北面通往燕赵,西接洛陕,东邻山东,南至淮河,地理位置极为优越。
商朝末期,东夷叛乱爆发,东夷部落自持其在鱼盐资源上的优势,对商朝的统治提出挑战,而东夷部族对贝币的生产和贸易拥有垄断地位。商王朝因此在经济上受到了极大的威胁。商纣王先后两次派兵征讨东夷,虽然第一次未能取得实质性胜利,第二次虽然占领了大量东夷城池,但也是一次“惨胜”,商朝的根基已然动摇。
几经休整,商王朝第三次准备再次出兵东夷,然而这一时,背后埋伏着日益强大的周国。周国联合西羌、南蛮等部族势力,趁商王朝主力出征,直指朝歌城,联合内奸胶鬲、微子启等人,一举攻破了商王朝的首都,彻底摧毁了商朝的统治。商纣王自焚于鹿台,只留下了王子武庚及商朝的遗民。
商朝灭亡后,周国开始了第一次分封,四川的巴人得到巴国的封号,姜子牙被封于齐国等地。然而,遵循“灭国不绝祀”的传统,周武王并没有杀死商朝王子武庚,而是让他继续在朝歌城生活,且将周围的地区作为他的封地,供奉殷商的宗庙。商朝的遗民对这个决定欢欣鼓舞,朝歌城上下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庆祝。
尽管如此,商朝遗民的力量依旧庞大,周武王为了防止他们叛乱,任命自己的三弟管叔鲜为卫国的管理者,并将其部署在朝歌城的东部。周武王还将五弟蔡叔度封在鄘国,八弟霍叔封在北方的邶国,形成了对朝歌的战略合围,阻止任何可能的叛乱。
然而,周武王去世后,他的遗愿未能完全实现。在他的四弟周公旦及周文王庶子召康公的辅佐下,周朝稳步过渡。但管叔鲜认为,周公旦有可能通过政治手段夺取王位,他联合了另外两个兄弟,一同策动了反周复商的叛乱。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“三监之乱”,也被称为“武庚之乱”,虽然武庚在其中更多是被胁迫成为了反叛的领导者。
在这场叛乱中,卫国的第一代国君康叔崭露头角。他一直与周公旦关系密切,而当叛乱爆发时,康叔选择站在周公旦一边,亲自带领自己的随从与叛军作战。经过三年的艰苦斗争,周公旦终于平定了叛乱,诛杀了管叔鲜和武庚,并重新将朝歌及周边的领土划归卫国。
由于康叔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,周公旦特地为他编写了治国法则《康诰》、《酒诰》等经典之作,帮助他管理国家。周公旦特别告诫康叔,要宽厚仁爱地对待商朝的遗民,利用商朝的政治经验实施周朝的法度。康叔在周公旦的指导下,成功治理了卫国,使其在当时成为经济繁荣、社会稳定的国家。
尽管卫国当时并未恢复商朝朝歌的辉煌,但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得卫国在礼仪制度、礼法和社会治理方面,远超其他诸侯国。卫国的国土逐渐发展成了三大礼仪之国之一,与鲁国、宋国齐名。
康叔的治理为卫国带来了安定,周成王也对卫国的进展表示欣慰,随后将康叔任命为王室的司寇,进一步加强了卫国的地位。虽然卫国在西周时期并没有展开大的战争或领土扩张,但其稳固的内政和严谨的周礼,使得卫国在西周时期保持了较强的国力。
然而,随着周朝的衰落,特别是周厉王的统治,周国的财政危机加剧,最终导致了“国人暴动”,周厉王逃亡。卫国的国君卫武公在动乱中临危受命,辅佐周朝恢复政权。卫武公为周朝政治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,也因此被加封为公爵。
卫国最终度过了难关,继续繁荣。然而,随着西周的灭亡,卫国也逐渐被卷入了激烈的战乱之中,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,卫国仍然存活。尽管卫国作为秦国的附属国未被完全吞并,但在秦二世时,卫国的最后一位国君卫君角被废除,卫国最终灭亡。
卫国的历史持续了908年,见证了中国古代诸侯国的兴衰沉浮,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也让卫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-炒股票配资-配资股网-线下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